三家分晋是中国上春秋时期与战国时期的分界点,中国历史由诸侯扩张国家分立转向了诸侯兼并谋求统一,并很终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政权----秦朝,并由此奠定了我国统一多民国家的。
三家分晋中决定性的一战是赵襄子退守晋阳城后成功策反并联合韩、魏二氏击败智氏,从而,韩、赵、魏奠定了诸侯地位。
当时晋阳城虽府库充实,仓廪丰盈,但是缺乏御敌所用的箭矢,晋阳城被智伯围困并引晋水灌城,晋阳城变为汪洋泽国,“沉灶产蛙”灶膛都蹦出了青蛙。情况十分危急,但是,董安子修建晋阳城时,深谋远虑,修建宫殿的基础和柱子用铜铸造,“公宫之室,皆以练铜为铸质”,赵襄子用建宫殿的材料做了兵器,赢得了战争的胜利。
三家分晋后,正式形成战国七雄格局,战国时期由此开始,可以说,当时如果没有铜建的宫殿,历史的车轮有可能转向。
春秋时期还没有炼钢技术,但是青铜技术已经非常完善,所以,当时的铜为战略物资,后来整个封建社会一直进行盐铁专营,就有政权控制兵器材料的考量。
2500年前的往事不算是偶然的巧合还是战略的智慧,无从考究,但是现在世界上很多国家依然从战略角度对钢结构建筑做出了选择。
在很多发达国家,“藏钢于民”的战略储备意识早已深入人心。例如,日本在建造公路时会先在路基上铺陈一层优质钢板,除了提升路面耐久性,一旦出现紧急情况,埋藏的钢板还可以直接用于工程抢修、地震灾后建设,甚至军工生产。
据悉,目前在英国,钢结构建筑中95%的建筑用钢材得到有效回收,其中,10%经简单加工以后即可重复使用,另外85%则通过回炉等手段再次回收利用。
数据显示,我国钢产量为位居世界第一。但作为国家关键的战略性资源,我国却缺乏相关储备。
相比发达国家,我国废钢回收再利用技术相对落后,废钢再回炉率不到50%。随着粗钢产能的不断上升,废弃钢材的总量也在不断攀升。
钢结构建筑寿命长、回收率高,称为“全生命周期”建筑,是一条很好的“藏钢于建筑”的途径。如果能在我国的城镇化进程中大量推广钢结构建筑,将成为庞大的优质钢材战略储备库。
根据工艺不同,用铁矿石炼钢,每产1吨钢材释放二氧化碳3000㎏,粉尘排放600㎏,而用废钢炼钢分别为:800㎏和60㎏。总体来说,用废钢炼钢,比用铁矿石炼钢要减少水污染76%、节水40%、减少采矿废弃物97%、减少气体污染86%。由于废钢炼钢工艺流程较短,可以节约投资1/3-1/5(视产品不同而异),节约用地70%。
藏钢于民已经成为专家的共识,钢结构建筑是化解钢铁产能,为后代留下宝贵财富和碧水蓝天的建筑形式。钢结构建筑能否再次改变中国经济历史。
钢结构人,历史期待改写,同志尚需努力。